阳泉市现有提供餐饮服务的中小学、幼儿园227所,食堂234家。2024年4月,省纪委监委将“纠治校园餐饮进货查验、人员管理、监管执法不严格不到位及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列为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件“听民意办实事”项目之一。2025年1月,中纪委四次全会强调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治理。集中整治以来阳泉市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采取抓源头、强服务、严监管、造氛围“四大举措”,致力破解校园食品安全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抓源头,规范经营行为
一是坚持把督促落实经营主体责任放在首位。健全学校食堂主体数据库,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学校食堂“一校一档”227份。实施食堂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分层级开展能力提升轮训,实现学校负责人全覆盖培训,培训学校负责人226名,食品安全总监和安全员128名,食堂作业人员271名。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工作。组织学校以展板、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展示食堂整治对比情况12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媒体记者等开展校园餐饮示范观摩活动6次,对综合评定的示范食堂进行面对面检查,集中展示校园食品安全整治阶段性成效,助推学校不断细化改进操作流程,提升食堂科学化管理水平。三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举办“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现场随机抽取食材进行快检,让学生、家长亲身参与、见证、监督食品安全。
二、强服务,优化安全环境
一是开展“一对一”包联帮扶。以“包联到校、共创安全”为目标,组织监管执法人员深入校园,通过定期巡查、电话询问、入校服务等方式,及时掌握被包联学校食品安全情况,针对性制定整改目标,帮助学校建立制度机制,完善日常操作规程,查找整改问题隐患。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共计争取财政资金592万余元,帮助129家基础条件差、设施设备不足的学校食堂改造升级,共新建专用操作间53个,更换温控设施和冷藏冷冻设备150台,更换清洗消毒设施设备198台,更换“三防”设施716处,惠及全市5.1万名师生。三是常态化验收全覆盖。2024年秋季学期、2025年春季学期,邀请教育、卫健等部门在开学前对所有学校食堂开展验收,不合格的指导其整改规范,确保100%符合供餐要求,有效保证广大师生开学后吃到安全、放心的餐食。
三、严监管,查治风险隐患
一是实行抽检全覆盖。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集中整治以来,抽检蔬菜、水果、粮食加工品、餐饮具、乳制品等样品847批次。二是多举措进行多轮次检查。运用自查自纠、市级督查、交叉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对所有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集中整治以来,共检查学校食堂1531家次,累计发现问题2964个,整改完成2828个。检查覆盖率实现100%;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5.4%。立案226件,罚没款55.68万元,2起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同时,强化与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组的协调联动,深挖行政处罚案件背后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联合市纪委监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以“四不两直”形式对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情况连续开展两轮抽查,共检查学校食堂57家次,发现问题119个,立案28件,向市纪检监察部门移交违规违纪线索6条。三是建章立制提升监管效能。制定出台《学校食堂及其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等制度机制 46个。
四、造氛围,强化社会共治
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聆听民意。举办“开门听民意”座谈会、恳谈会,多渠道听取群众意见,通过网站、公众号定期公布集中整治重点内容、举报电话和邮箱,在全力解决校园食品“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发力,共征集办理民生实事168件。二是探索实施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机制。出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试行)》和《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反馈工作机制(试行)》,中小学(幼儿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100%全覆盖,从学生家长中推选出1189名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成员通过家长陪餐、随机抽查、意见反馈等形式,共开展后厨加工操作和食材供应监督检查1070次,反馈问题421个,社会监督作用有效发挥,食堂就餐环境和供餐质量全面提升。三是组织“校长话食安”访谈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开展访谈,分享“校园餐”管理经验心得。先后录制访谈视频5期,在各类媒体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学校及监管部门为提高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所做的举措,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版权所有: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1403000029 联系地址:阳泉市城区义泉街567号 联系电话:2880800 ![]() |